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太尉,你的报应来了_仙侠版水浒
奥读小说网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太尉,你的报应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太尉,你的报应来了

  …

  历史上,姚平仲偷袭金营那次失败,损失其实并不大,所折者不过千余人。

  可是,姚平仲却觉得自己没达到预期目的,害怕被种师道以违令抗命为由而斩首,天亮前就独自一人跑了,据说他辗转逃进了深山老林之中隐居起来,后来还成仙得道了。

  成不成仙、得不得道的,另说。

  姚平仲能干出来畏罪潜逃的事,却是板上钉钉的。

  这样根本没有以死报国之心的姚平仲,很难不被特别会“劝人”的吴用给劝反。

  在吴用的哄骗、威逼利诱之下,姚平仲一咬牙,写下了认罪书,交代了他和赵桓的密谋,还签字画押,并表示他愿意出面作证,他率大军来劫大元军军营,受得是赵桓的命令。

  如此一来,大元帝国就掌握了赵宋王朝先起战端撕毁元宋两国签署的和约的完整证据。

  很快,姚平仲的认罪书和姚平仲就被送到了元大都。

  江鸿飞看完姚平仲手书的认罪书,看向南方,悠悠地说:“赵桓,这可是你先动手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江鸿飞当即就召集一众宰执、重臣,与他们商量伐宋的事宜……

  再说回赵宋王朝。

  姚平仲率兵偷渡黄河去奇袭大元军军营之日,赵桓一夜没睡。他焦急地等待姚平仲的捷报!哪怕他也知道,就算姚平仲的奇袭一切顺利,就算姚平仲派八百里加急往回送捷报,那也得明天白天捷报才能到。

  犹豫再三,赵桓再一次下令,派快马去浚州,让梁方平务必出兵支援并接应姚平仲。

  又想了想,赵桓觉得,还得告诉种师道一声,让种师道立即率领勤王之师北上,以防万一。

  赵桓派人给种师道送去一封御笔:“平仲已举事,决成大功,卿可率大军北上,为之应。”

  种师道这才知道,赵桓和姚平仲干得好事,他赶紧下令勤王大军集结。

  天快亮时,第一支勤王军,前军统制张撝、右军统制石濬、中军统制辛康宗、左军统制刘佃、后军统制王师古、敢战军统制范琼,集合完毕,他们立即向河北挺进。

  接着,勤王之师陆续北上。

  种师道也亲率泾源军,在第一时间北上了。

  等种师道到了浚州,才知道,姚平仲虽然全军覆灭,但梁方平接应时,大败大元军,他亲冒矢石,追杀大元军百里,斩杀了三万多大元军的将士,凯旋而归。

  种师道何等老练,他一听,就知道,梁方平在谎报军情。

  梁方平手下都是一群什么货色,种师道太清楚不过了,顺风浪,逆风投,都抬举他们了。

  而姚平仲、杨可胜等,绝对是西军中的悍将。

  试问,姚平仲、杨可胜率领的七千熙河军精锐都被大元军给全歼了,梁方平他们那群酒囊饭袋怎么可能打出这么辉煌的战果?

  种师道又让人去调查了一下梁方平部的损失。

  结果得知,梁方平部只损失了三百多人。

  种师道听完,更加确定,梁方平谎报军情了。

  事实上,梁方平带人想要通过黄河大桥,可是,他们刚到中间,就被大元军用神臂弓给射了回来。

  梁方平部立即退却。

  可梁方平及他的部下,既不想被西军给盖过去,又想要战功,于是他们便谎报了军情。

  这种事,在宋军中经常出现。

  更有甚者,很多宋军将士,还喜欢杀良冒功。

  对此,在宋军中混了小六十年的种师道,用脚后跟去想,都能猜到这是怎么一回事。

  可犹豫再三,种师道并没有向赵桓举报梁方平。

  种师道这么做是因为,他害怕赵桓被姚平仲的大败给吓到,再从主战变回主和。

  要是那样,那赵宋王朝可能就没有希望了。

  而有梁方平取得的“大捷”抵消,赵桓有可能就不会从主战转变为主和,进而破坏种师道挽救赵宋王朝的大计。

  然而,种师道还是太低估赵桓的软弱了。

  对于姚平仲奇袭大元军军营,赵桓满以为必定会成功,他期待着前线能传来姚平仲大获全胜的好消息。

  可是,很快宰执、台谏就一起上奏说:“西兵勤王之师,为敌所歼,无复存者,陛下,大事坏矣!!!”

  赵桓闻讯大惊,他没料到姚平仲不仅出师失利,还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桓急忙下诏,令各军不得进兵,也不得挑衅大元军。

  几日后,江鸿飞就派柴进和萧容来到东京汴梁城兴师问罪,他们还带来了江鸿飞写给赵桓的信。

  江鸿飞在信上说:“二月初一夜,你朝姚平仲、杨可胜等率军袭击我大元军营,后又有梁方平企图过桥劫阵。两国已通和,又来劫寨,你朝背盟、撕毁和约已实,多说无意。且两朝之事,若不互相容会,须至争战。夫如是,则岂惟菑危转甚,更恐生灵枉罹涂炭,是用遣人,以俟雅报……”

  见大元帝国要跟赵宋王朝开战,赵桓吓得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宰执召开御前会议,商议对策。

  此次劫营失败,对赵桓的打击很大。

  关键,搞不好,赵桓要弄巧成拙,为赵宋王朝引来战火,甚至是引来覆灭。

  胆小怕事的赵桓,立时就慌了!

  而且,实践似乎证明,李邦彦等宰执大臣反对出兵是正确的。

  赵桓立即就来个原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彻底倒向了李邦彦等主和派,甚至都不去搭理种师道,梁方平取得的“大捷”,赵桓就更加顾及不上了。

  换而言之,李邦彦等主和派重新获得了赵桓的信任。

  李邦彦等主和派认为,赵宋朝廷绝不能承认事先知晓劫营之事,应赶快想办法消除此事对赵宋朝廷产生的负面影响。

  赵桓决定再派人前往元大都,向江鸿飞说明情况。

  可是,赵宋王朝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敢受命前去。因为谁都知道,这时候大元帝国上下肯定是一片愤怒,江鸿飞君臣在愤怒之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

  最后,还是宇文虚中挺身而出,勇敢地接受了出使元大都的使命。

  赵桓又给江鸿飞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上一通狡辩,说赵宋朝廷事先根本就不知道姚平仲、杨可胜等人贪利要功妄作生事……

  李邦彦等主和派认为,危亡在即,仅做出这些措施是不够的,还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表明议和的诚意。应该命人持国书割地以和,并奉上地图;不行就再嫁两位帝姬给江鸿飞,或者是给大元帝国提供岁币。

  对此,赵桓皆表示同意。他令宇文虚中当面向江鸿飞解释,说姚平仲等擅用兵甲,几误和议,因此他特意遣使诚心求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odu9.cc。奥读小说网手机版:https://m.aodu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